博海拾贝 文摘 那些年和巴菲特一起吃饭的人

那些年和巴菲特一起吃饭的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侠客岛(ID:xiake_island),作者:大卫翁

从巴老爷子 2000 年开始设立午餐拍卖迄今,和他吃过饭的人很多,这些人身上的故事更多。

从某种意义上讲,和巴菲特共进午餐这事儿之所以被大家如此津津乐道,关键其实是愿意出这个钱和巴老爷子聊两个小时天的这些人,他们身上正体现了时代的众生相。

1

最早和巴老吃饭的一干人是云淡风轻的。

譬如 2000 年互联网泡沫风头正劲之时,拍下第一次午餐的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普通电气工程师 Pete Budlong。

这顿饭只花了他两万五千美元,还带上了七个朋友,算下来真的很是划算。

不知是否是听了巴老爷子的建议,Budlong 之后并没有像那个时代的互联网从业者一样急于创业,而是辗转于各家数字媒体和技术公司之间,直到 2016 年才创立了自己的互联网小贷公司。

2001 和 2002 年则都被同样的两个人拍得 —— 德州达拉斯遗产拍卖画廊的主席 Jim Halperin 和收藏家 Scott Tilson。

听说他们 1998 年就投资硬币收藏的问题拜访过巴菲特,也算得上是故知了。

由此可见,那几年巴菲特的午餐拍卖还没有放在 ebay 上,知道这件事儿的人寥寥无几。这一慈善行为就像是早期的巴菲特股东大会,还没有变成全民狂欢。

不过自从 2003 年 David Einhorn 在 ebay 上用十倍的价格竞拍午餐成功后,接下来的几年里,与巴菲特共进午餐就成了 “谢师宴”。

2004 年,和巴老吃完午餐的第二年,这位高价拍下午餐的对冲基金 Greenlight Capital 创始人 David Einhorn 又开了一家再保险公司。

不知是饭局上的指点,还是他自己的开悟,Einhorn 想出了个一石三鸟的套路:

在保险公司收取保费得到廉价资金,钱被委托给 Einhorn 自己的 Greenlight Capital 做资产管理。 一来,Greenlight Capital 获得了稳定的管理费收入以及业绩提成。二来,Einhorn 则拿出浑身解数为保险公司的浮存金赚取了高额回报。

最后,等这家再保险公司利润蒸蒸日上,最终挂牌上市后,Einhorn 在其中的股权又可以加零。

吃完午餐后的那几年,Einhorn 的投资生涯就像开了挂一样,每年业绩骄人,并在 2007 年达到巅峰 —— 那一年他选择做空雷曼兄弟,并在金融危机爆发后狂赚十亿美元。 与这些收获相比,和巴老吃饭花的 20 万美元简直不值一提。

另外,无论是 2004 年的新加坡华裔 Jason Choo,还是 2006 年的段永平和 2007 年的 Mohnish Pabrai,他们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宣称自己在投资上是巴菲特的忠实信徒。

老师要做慈善,弟子当然要尽力帮忙 —— 说这是高阶版的饭圈追星,也没什么错。

2

2008 年,赵丹阳一举把这顿饭的开销推上了 200 万美元的高点,比前一年整整翻了三倍。

从此以后,单纯想来谢师的吃瓜群众基本被拦在了饭桌之外,和巴老吃饭这事儿变得复杂起来。

2008 年也是全球经济从和谐共进走向曲折分化的转折点,而资本市场是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国量化宽松政策的最大赢家。

从那几年拍得巴老午餐且公布自己身份的诸位来看,要么就是金融圈子的,要么就是看起来做实业但实际上还是混金融圈子的。

媒体迄今对赵丹阳当年向巴老爷子推荐个股的小心思 “耿耿于怀”,却忘了 2010 和 2011 连续两年拍下午餐机会的 Ted Weschler 其实如意算盘打得更响 —— 他用了 520 万美元,换来了一个为巴菲特工作的机会。

如今 Ted 已成为巴菲特手下最有可能继承衣钵的人选之一,管理着超过 100 亿美元的资产,你说这饭吃的是划算呢?划算呢?还是划算呢?

3

到了 2014、2015 年,和巴菲特吃饭的人们又开始发生一些变化。风水轮流转,这次轮到了将资本市场玩得风生水起的实业商人们。

譬如 2014 年的竞拍成功者新加坡商人 AndyChua,名义上是云南健发中心(Yun Nam Hair Care)的老板,但从他旗下的连锁品牌横跨养发、美容、减肥这当今成年人的三大烦恼来看,显然实力不止于此。

而更为中国人熟知的是 2015 年的天神娱乐董事长朱晔。他豪掷 235 万美元拍下午餐,背后是一整个中国资本市场并购重组的大时代。

朱晔在饭局上和巴菲特说,“我做实业还行,炒股不行。” 这话恐怕就连刚刚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的冯鑫都要笑了。

毕竟朱董事长最有名的操作,几乎全都来自于在资本市场上的 “四两拨千斤”—— 利用做游戏赚到的钱投影视公司,用卖影视公司得来的钱讲并购的故事,而用讲故事换来的上市公司市值再融更多的资金。

就像一条贪食蛇,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可惜天神娱乐的故事最终还是同那一场喧嚣的并购大时代一起,在 “消化不良” 的贪食蛇诅咒中滑向深渊。

朱董事长在和巴菲特吃完饭之后发朋友圈感慨道,“大道至简,贵在坚持”。

他还在不在坚持没人知道,不过跟随他坚持到现在的股民,手上的股票价格却是结结实实的从 44 块跌到了 3 块。

4

在过去数年拍卖得主都选择匿名之后,今年的巴菲特午餐拍卖风云再起。然而和这个时代中的很多事情一样,这次却成了一场闹剧中的闹剧。

90 后 “币圈大佬” 孙宇晨最终还是没有吃上这顿饭,不过他有组织有策划的轮番炒作早已值回票价。当然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动静搞得太大,容易引火上身。

就像媒体援引有关人士说的,原本他还不在关注名单上,可是因为最近异常高调,最终引起监管关注。

希望和小孙一样在危险边缘试探的区块链从业者能够从中吸取一些教训,悄悄地干活,打枪的不要。

5

流水的拍卖者,铁打的巴菲特。

人们参与巴菲特的午餐拍卖是各怀心思,可巴菲特为什么要每年花时间和不同的人吃饭呢?毕竟世间的名人这么多,愿意拿午餐出来拍卖的却没几个。

我猜,慈善固然是一方面,巴老爷子能借助每年的这顿饭观察到这个时代的众生百态,恐怕也是原因之一。

不知未来的午餐对象,又会给他什么样的 “惊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46166/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