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从短视频之父到竞答游戏之父:天才创业者之死

从短视频之父到竞答游戏之父:天才创业者之死

文 / 邢逸帆

来源:硅星人(ID:guixingren123)

纽约时间周日早上,年仅 34 岁的美国天才创业者科林・克罗尔(Colin Kroll)在纽约的公寓中死亡。

这位首次创业就开创了 “美国快手” 短视频平台,二次创业又让美国万人空巷参与在线答题的天才,曾被看作是能跟扎克伯格相提并论的新一代硅谷神话。

据 CNN 报道,当时克罗尔的女友发现克罗尔的电话打不通,长时间没有任何回复,于是报警申请调查。当警察破门而入时,克罗尔已经在自己的卧室里失去了意识。

纽约州警署称,警察在克罗尔的床边发现了一个里面装着白色毒品粉末的小信封。警方推测,克罗尔疑似因过量吸食海洛因和可卡因而死。

克罗尔本来是有机会改变世界的,而且不止一次。

“百万英雄”

几乎全世界的网民都曾被科林・克罗尔卷入过一场现象级的互联网狂欢。

2018 新年伊始,一大波 “答题赢大奖” 的 App 突然冒出:冲顶大会、百万英雄、百万赢家、芝士超人…… 这些全民竞答游戏名字各不相同,但都有着类似的操作模式:观众在线注册之后观看直播回答问题。每期节目有 12 道选择题,每题 10 秒思考时间。观众只要全部答对就能赢得巨额奖金。

而这些大同小异的直播答题游戏们,全部都是照抄科林・克罗尔的创意。

2017 年八月,科林・克罗尔和朋友共同开发了答题 App HQ Trivia。

每天美国东部时间下午三点和晚上九点,主持人会准时出现在 HQ Trivia,用夸张的肢体语言和有感染力的话语鼓励大家参与答题。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你只需要答对 12 道像 “2016 年 iPhone 上下载量最大的 App 是什么” 这样的简单问题,就能赢得一笔最高 25 万美元的大奖。

玩过百万英雄的朋友应该发现了,百万英雄简直就是照搬

零成本,低门槛,再加上紧张刺激的直播模式和巨额奖金,HQ Trivia 一下就成了美国国民游戏。可以说,一段时间内,只要答题时间一到,所有人都会停下手上的活儿做好准备,说是万人空巷也不为过。

一位 Twitter 网友说,自己老婆都快生孩子了,还坚持要答完这一轮题才肯走,自己只好在一边着急跺脚。

一时间,全美国人都在讨论 HQ Trivia。HQ Ttrivia 登上 AppStore 排行榜第一名,最多有 83 万美国人同时在线答题。

身为创始人的科林・克罗尔一时风光无两。甚至有很多人激动地说:“这就是硅谷一直在寻找的 The Next Big Thing(下一个伟大的创造),克罗尔将改变人与媒体交互的方式”!

在那时,克罗尔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

但接下来的剧情完全急转直下。

因为直播时 HQ Ttrivia 的瞬间流量过大,服务器负荷过重,游戏中经常出现卡顿和闪屏。不少玩家反映自己 “因为网络连接太差和大奖失之交臂”,一怒之下删除游戏。

HQ Ttrivia 不得已在 App 首页写上 “网络连接可能不稳定”。

HQ Ttrivia 经常出现 bug

接着,由于玩法单一,加上用户的新鲜劲儿过去了,HQ Ttrivia 的日活开始不断流失。

截至今日,HQ Ttrivia 在应用商店的排名已经掉到了 300 名左右。

再加上 HQ Ttrivia 没有探索出一种持续可行的商业模式,缺乏把流量转变为真金白银的能力,克罗尔很快就发现自己连融资都拉不到,公司内外交困。

当初人们把 HQ Ttrivia 捧得有多高,如今它摔得就有多惨。对年轻的克罗尔而言,HQ Ttrivia 的突然走红和突然遇冷,都像是一场大梦。

短视频之父

但 HQ Ttrivia 不是克罗尔第一个高开低走的,能 “改变世界” 的创业项目了。

2012 年,28 岁的克罗尔和朋友一起创办了短视频平台的鼻祖 ——“美国快手” Vine,用户可以在上面录制分享 6 秒钟的循环视频。

在 Vine 正式上线之前,Twitter 就以 3 千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它,而克罗尔也曾经以 VineCTO 的身份加入了 Twitter。

2013 年 Vine 正式上线后,立刻就登上了 AppStore 免费榜第一名。6 秒的小视频在青少年中掀起了一股病毒式传播的狂潮,流行程度比今天的抖音有过之而无不及。最火的时候,Vine 的月活跃用户数竟然达到了 2 亿,而今天微博的月活跃用户也不过四亿多。

当时,人人都觉得 Vine 将成为 f 新的社交网络霸主,Vine 的缔造者克罗尔也成了能跟扎克伯格相提并论的新一代硅谷神话。

但和 HQ Trivia 一样,Vine 也在爆火之后遭遇了急速反弹。

在 Vine 火起来之后,同年六月,Instagram 迅速推出视频功能,抢占了 Vine 的资源。和 Vine 比起来,Instagram 的视频不仅能录 15 秒,还能加各种滤镜和相框。

之后,由于 Vine 的总部在纽约,和旧金山的 Twitter 总部遥遥相望,管理效率变低,再加上克罗尔自己的管理风格过于霸道导致大量人才流失,Vine 在小视频的竞争中一败涂地。

最终,克罗尔在 2014 年离开了自己一手创办的 Vine。而两年后,Twitter 也下决心关停了 Vine。

克罗尔永远也不会忘记,自己曾经离登顶那么近。

创业容易守业难

HQ Ttrivia 和 Vine 有很多相似之处 —— 创新的模式、病毒性的传播方式、没有稳定的盈利模式,以及高开低走的终局。

而这些项目共同的失败命运,都和克罗尔本人脱不开干系。

克罗尔,2014 年

克罗尔,2014 年

早在克罗尔创办 Vine 时,关于他的负面评价就在团队中流传。

据 Recode 称,在 Twitter 和 Vine 的团队内部,克罗尔风评不佳。他 “对待女性的态度十分诡异”,对待下属 “粗鲁又咄咄逼人”,不少人认为他根本不适合管理团队。

尽管后来克罗尔离开了 Vine,但这些负面评价还是一路追着他到了 HQ Ttrivia。

克罗尔在突破奖颁奖典礼上

克罗尔在突破奖颁奖典礼上

HQ Ttrivia 母公司 Intermedia Labs 董事会成员 Jeremy Liew 称:“我们发现有很多人对克罗尔有负面评价,而且对他的行为感到不适。但是在调查后,我没有找到任何证据撤他的职。”

而这些负面评价,也为 HQ Ttrivia 的后续发展造成了困扰。

今年年初,克罗尔开始积极为 HQ Ttrivia 拉投资,此时 HQ Ttrivia 的估值的已经达到 1 亿美元。但投资人冷淡的反应却又让他没想到。

据 Recode 报道,不少投资人怀疑克罗尔没有能力管理公司,对 HQ Ttrivia 的后续发展感到担忧。

融资受挫的同时,克罗尔还在今年被一位下属以 “粗暴管理” 为由投诉了。

这些不断涌现的问题,都成了他沉重的负担。

克罗尔的父亲对《纽约时报》说,克罗尔一直 “过得很痛苦”。

“克罗尔不明白为什么他人无法跟上自己的步伐,也不知如何去表达。” 他说。眼看自己亲手创办的项目逐渐沉沦,克罗尔只能投入更多的工作时间,去努力赶上瞬息万变的市场。

谈到克罗尔的离去,父亲悲痛万分。“他一直是个好孩子,最近他还刚戒了酒。想想看,他才 34 岁,他的人生本来还有那么长。”

本来今年圣诞节,克罗尔已经和父亲说好了回底特律老家休假十天,再跟他讨论一下离开纽约开始新生活的事情。而如今一切成空。

也许克罗尔的父亲和他的创业伙伴们永远也不会原谅,他竟然在熬过了那么多起起伏伏之后,以这种方式骤然离世。

而他本来有机会改变世界。整整两次。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41128/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