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 8 年,万众瞩目的小米今天终于还是上市了…
港股那边和 A 股的新股生态不一样,没有打新必赚的神话,新股隔三差五破个发不是什么新闻。这次小米 IPO 的发行区间是 17 港币至 22 港币,可能是考虑到认购形势不是那么活跃,最后小米确定按下限 17 港币发行,但即便如此上市的第一天还是破发了。
开盘后最深跌了 5%,探底至 16 港币后反弹,中午秀盘前一度反弹回发行价,最后收盘跌 1%。
按照收盘价 16.8 来计算的话,小米市值是 3759 亿港币 = 3157 亿人民币 = 480 亿美元,这个数字比前几个月媒体吹风的千亿美元低了将近一半,雷军之前在接受采访时还半开玩笑的说总不会连 550 亿美元都不值吧,看来香港市场并没有买他的帐。
小米确实是一个很特殊的企业,它的绝大多数营业收入都来自硬件销售,但它又确实和美的、格力这些制造业企业有着巨大的不同,它有将近 2 亿的互联网用户,所以分歧就在这里。
如果以制造业去估值,它贵的让人骂娘。
如果以互联网去估值,它其实还算便宜。
雷军一直坚持小米是一家互联网企业,之前还公开宣称硬件利润超过 5% 就全部返还给用户,这就是破釜沉舟的告诉大家,小米不是制造业公司。
香港股市历来就是全球公认估值比较低的市场之一,小米能从低位启程未必是件坏事,反正你让我现在在 A 股 2000 亿的 360、港股 3000 亿的小米之间做选择的话,我选小米。
……
分享一个趣闻,是从曹山石那里看来的,小米半年多前曾经发行过境外通道投资基金,当时给机构推介的时候估值是 560 亿美金,认购费 3%,每年管理费 2%,如果盈利的话还要分成 5-15%。
这个产品额度只有 1000 万美金,当时被机构们热烈哄抢,最后成交的价格竟然是 790 亿美金的整体估值,可能当时大家都觉得上市后 1000 亿美金没有问题。
结果今天收盘只有 480 亿美金,可以算的,投资者浮亏 40%,算上认购费和管理费浮亏 45%,在内地 A 股上市前突击入股的都是权贵,最后起码都是几倍的利润,在境外上市前突击入股,半年竟然腰斩,你们从中看出了什么道理吗?
我告诉你们就一句话的事 —— 资本主义太坏了!
来源:招财大牛猫 WeChat ID:gushe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