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钢贸行业很赚钱。
大部分做这个生意的都是福建人。
当时上海很多银行,热衷于给钢贸公司的老板们放贷,也滋生了大量造假行为。
后来钢贸行业遇到寒冬,福建老板们资金链断裂,钱还不上了,银行损失特别大。
于是,上海那边的银行就有了一个潜规则:
虽然不会明说,但看到身份证 350 开头的贷款申请人,就总会以各种理由拒贷。
不管是不是做钢贸的,都粗暴的一刀切了。
也不知现在好转没有…
其实这种地域歧视,在金融行业,不能明说,但普遍存在。
再举个栗子。
很多网贷平台,虽然利率很高,也急着放出去贷款。但它们对整个东北,是实行黑名单制度的。
只要你的身份证号显示户籍地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就根本申请不了。
原因很简单,东北地区的逾期率特别高,之前它们的放贷赚不到钱。
干脆关闭了。
就,挺不爽的:生活还是对我这个小可怜下手了…
二.
再举俩栗子。
比如说大家买意外险时,会发现很多保险公司在 “投保须知” 里都有这么一项 ——
北京市平谷区所有医院就医,均不给予理赔。
有的还要加上怀柔、密云、延庆什么的…
这更是明晃晃的地域歧视了吧?直接搬到台面上了。
正好我一个朋友在北京做理赔业务,我问过他。
保险公司其实也委屈 ——
前几年平谷地区的医院曾经和投保人联合起来大规模骗保,这事当时很轰动了,让保险公司吃了不少哑巴亏。
惹不起还躲不起么?干脆就绕开吧。
所以大家买了意外险之后,去平谷玩儿千万注意安全,别在那边进医院。
很多意外险压根不管。
除了地域歧视,还有职业歧视 ——
比如乐视刚出事的时候,建行把乐视员工所有人的信用卡额度都降到了一元钱。
连已经离职的都没放过。
再比如说同行是冤家 ——
银行一向看不上它的穷亲戚,如果你在小贷公司啊、P2P 公司啊之类的非体制内金融机构工作。
那办贷款、信用卡什么的,会更艰难一些。
我朋友之前买房就遭遇过。
歧视凶猛啊…
其实这事吧,也不难理解。
对于企业来说,如果一项业务不赚钱甚至赔钱,整体放弃太正常不过。
那如果一个地区的历史经营数据很不理想,那直接拒绝整个地区的业务,这种决策好像也挺正常的。
毕竟是商业社会。
就是过于简单粗暴、冰冷无情了。
你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么?可以留言说一下。
来源:越女事务所 WeChat ID:ynduc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