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惊险,电动车跑了 1800 公里

惊险,电动车跑了 1800 公里

前几天去丹东,开的电动车。

往返 1800 公里,来去路上,各充了大概四次电。

我的车续航是 400 公里的,但实际上最多开 360 公里左右 —— 天气晴好,气温 20 度 + 的话。

如果是冬天,续航里程会直线下降,大概 270 公里左右。

这次出门遇到最大的难题是,东北整个境内几乎没有充电桩,只有寥寥几处。

所以出关之后,里程焦虑就一直伴随我了。

我不得不时时刻刻的盯着电量看,不断控制速度,还得不停担心降温、大风、下雨等天气问题 —— 都会影响电池效率。

有三次特别惊险的地方。

一个是从鞍山到山海关,路程 340 多公里,我心惊胆战的开到山海关的充电点。

里程只剩 30km 了。

回想了一下

如果天气比较冷 —— 温度低的时候电池续航会下降;

充电桩出了问题;

我开的再猛一点点…

走错路;

肯定就在路上趴了,要被人救援回来。

还有一段路,我提前定好了一个充电点,但试了半天才发现型号不适配,根本无法使用…

当时续航还剩下 90 公里左右,但方圆 100km 只有这一处能充电了。

只能借用了老板的慢充桩,勉强充了 3、4 度。

然后冒着冷汗再出发。

第三惊险的是,从丹东回程的一段路。因为在丹东没找到合适住处,于是深夜开车离开这个城市,当时气温降到了 10 度以下,夜色中漂起了雨…

续航像磕了药一样,刷刷刷的往下掉。

没办法,只能全程 60km / 小时的匀速开回来… 还好半夜几乎没车。

260 多公里的路,花了 6、7 个小时,苦啊。

大家千万别学我,开夜车是高危行为。

还有很尴尬的一点 ——

为了节省续航,我全程不敢开空调… 回来脸黑了两个度,热的快升天。

所以你看,体验了一把之后,真心不建议大家开电动车出远门啦。

虽然我自己还蛮自得其乐的。

除非,路上有充分的电桩补给,能解决里程焦虑问题。

而且,一定一定记得要多准备几个备选方案,plan B、C、D。

有很多时候,你方圆 XX 里找到的唯一一个充电桩,可能跟车不适配、坏掉了、甚至于被机动车占位。

没有替代方案,会非常影响出行效率和心情的。

也有朋友可能想说,电动车这么烂,干嘛要开它出门。

其实也有不少好处的吖。

看了下充电桩地图,现在中东部地区的高速充电桩,铺设的已经非常多了。

比如从北京去河南、去陕西什么的,几乎不用担心充电问题。

只要解决了里程焦虑,开电动车出远门,就全是优势了。

比如我这次往返接近 1800 公里,充电花了多少钱呢?

算了一下,309 元。

大家可以对比一下,如果换成燃油车,加油费大概需要多少。

朋友说,以他的奔驰计算,1800 公里应该是要上 1000 元的。

省钱优势挺明显的。

除省钱外,遇上大堵车,电动车基本不耗电;

车内没有汽油味,不会晕车;

有人觉得电动车比较安静,没有轰鸣声(但会有电机的滋滋声,我耳朵对尖声敏感,并不觉得安静)

反正,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我在辽宁中途充电时,对电动车感兴趣的人特别多,半个小时之内,有六七拨人围观上来问东问西。

问充电快慢啊、价格啊、加速度啊、里程啊。

甚至有人跑过来合影留念。

我的天。

所以你看,电动自驾也没啥可怕的,尤其现在续航越来越高了。

比如我这款车最近出了新版本,续航增加到了 500km。

开着新版去丹东,就 100% 优游自在了。

Ps.

东北高速看过来,再多建几个充电桩嘛~~

来源:越女事务所 WeChat ID:ynducai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35788/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