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五一家里宅?你一样难以逃离 BAT 的 “包围”

五一家里宅?你一样难以逃离 BAT 的 “包围”

又是一年劳动节,与出门旅游感受拥堵相比,宅在家享受平静时光也是明智之举。

这个假期中,宅男宅女们也许会对一件事感触深刻:自己的生活已被 BAT 承包,无论是叫外卖、看视频、打游戏,还是听音乐、在线读书…… 都逃不出三大互联网巨头的 “手掌心”。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上述这些行业几乎都已被 BAT 一网打尽。

外卖

BAT 三家曾在外卖江湖激烈 “厮杀”,如今百度已出局,腾讯和阿里成了最后的赢家。

去年 8 月之前,国内外卖市场上,美团、饿了么、百度外卖长期呈现三足鼎立之势。DCCI 发布的 2017 年国内外卖市场份额占比数据显示,美团外卖市场份额为 53.9%,位居第一,饿了么市场份额 29.8%,百度外卖市场份额 13.7%,分列第二、三位。从三家外卖平台的背景来看,百度外卖是由百度自己打造,美团的第一大股东是腾讯,饿了么的第一大股东则是阿里巴巴。

到去年 8 月 24 日,饿了么宣布以 8 亿美元收购百度外卖,国内外卖江湖实现了 “三进二” 的演变。

再到今年 4 月 2 日,阿里巴巴宣布联合蚂蚁金服以 95 亿美元完成了对饿了么的全资收购,标志着阿里开始正面与腾讯系在外卖领域展开竞争。融入阿里体系之后,饿了么面临着严峻的形势,trustdata 数据显示,2018 年 3 月末,美团外卖 DAU 已经超越了饿了么与百度外卖之和。

民以食为天,外卖领域引来 BAT 争相竞逐,自然是因为该领域市场规模巨大。艾媒咨询今年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在线餐饮外卖市场规模仍有一定上升空间,2017 年外卖市场规模突破 2000 亿元大关,预计 2018 年将达到 2430 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阿里、腾讯系在外卖领域双强争霸,正在催生行业快速发展、转型。

饿了么融入的是阿里的新零售业态,依托外卖形成的庞大本地即时配送网络,将与阿里系的口碑、盒马鲜生、天猫超市等品牌协同融合,形成对生活服务领域的新拓展。而美团正在大举进军共享出行业务,主营的 “在线点评 + 外卖 + 出行” 三大业务有望形成完整闭环。

在线视频

国内的在线视频领域同样由 BAT 三分天下。

目前,国内市场份额排名前三的在线视频网站分别是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土豆。根据爱奇艺招股说明书及 2017 年腾讯财报数据来看,截止 2017 年第四季度,爱奇艺移动端日活用户达到 1.58 亿,腾讯视频 DAU 为 1.37 亿。优酷土豆则稍逊一筹,极光大数据上月发布的数据显示,优酷土豆 app 在今年春节的 DAU 为 4300.5 万。

在会员规模方面,截至 2018 年 2 月,爱奇艺付费会员规模为 6010 万,腾讯视频付费会员为 6259 万。优酷在 2016 年 12 月曾透露,平台付费会员数超过 3000 万。

这三家视频网站背后,分别站着腾讯、百度与阿里巴巴。

腾讯视频是腾讯自己推出的在线视频媒体平台,于 2011 年 4 月正式上线运营。

百度自 2010 年至今参与了爱奇艺多轮融资,目前已是爱奇艺第一大股东,持有爱奇艺 69.6% 股权。今年 3 月末,爱奇艺正式在纳斯达克挂牌交易,目前市值接近 130 亿美元。

优酷土豆是由优酷、土豆两大视频网站在 2012 年以 100% 换股方式合并而成,2015 年 10 月,阿里巴巴斥资 56 亿美元全资收购了优酷土豆,成为当时中国互联网史上规模最大的并购案,随后优酷土豆从纽交所退市私有化。
有业内观点认为,在线视频网站 “烧钱” 很厉害,需要大量现金支持业务、内容收购和技术投资,同时行业内竞争十分激烈。如果不是有 BAT 这样的巨头加持,很难有资本可以撑住局面。

本周,爱奇艺创始人、CEO 龚宇在爱奇艺一季报发布后表示,未来国内在线视频市场将是寡头垄断,三家公司共存的情况会长期持续地存在下来。三家都在制作自己的自制独家内容,不过短期内,烧钱争夺版权的情况还会继续。

在线音乐

在国内数字音乐市场,腾讯的实力明显比阿里、百度更强。

2016 年 7 月,腾讯通过旗下的 QQ 音乐完成与中国音乐集团的合并,成立了新的音乐集团 ——“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新集团拥有酷我音乐、酷狗音乐、QQ 音乐、全民 K 歌等多个平台。极光大数据统计显示,2017 年腾讯系的音乐 app 渗透率稳定维持在 60% 以上,大幅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去年 9 月,腾讯音乐副总裁吴伟林曾在一场发布会上表示,腾讯音乐月活跃用户高达 7 亿,拥有 1700 万付费用户。

不仅活跃用户数量庞大,腾讯音乐在版权方面也占据优势地位。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不仅拥有索尼、华纳、环球三大唱片公司的版权,还接收了阿里音乐的版权转授。

去年以来,关于腾讯音乐筹备上市的消息不断传出,彭博等媒体消息称,腾讯音乐的估值达到 100 亿美元。

阿里巴巴在数字音乐领域的布局始于 2013 年 1 月,当时,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音乐事业部收购了音乐网站虾米网,同年 12 月,阿里又收购了手机音乐播放器天天动听。2015 年 3 月,天天动听、虾米音乐合并成阿里音乐。阿里音乐拥有滚石、华研、相信、BMG、SM 等唱片公司的版权。去年,阿里音乐和腾讯音乐达成合作,阿里音乐将独家代理的一些音乐版权转授给了腾讯音乐娱乐集团。

百度在 2011 年上线了音乐平台 ting,2012 年百度 ting 正式改名为百度音乐,为用户提供免费下载、在线播放等音乐服务。2013 年 7 月,百度音乐旗下 PC 客户端 “千千静听” 正式进行品牌切换,更名为百度音乐 PC 端。2015 年 12 月百度音乐将与太合音乐集团合并,二者宣布将共同建立互联网音乐机构。

值得关注的是,在国内数字音乐领域,除了 BAT 之外,还有另一大巨头 —— 网易云音乐。目前,网易云音乐在用户量、曲库规模方面仅次于腾讯音乐,去年 11 月,网易云音乐 CEO 朱一闻在一场活动中透露:网易云音乐用户数已突破 4 亿。网易云音乐还获得了资本青睐,去年 4 月,网易云音乐完成了 7.5 亿元 A 轮融资,投后估值达到 80 亿元,正式迈入独角兽阵营。

网络文学

在国内网络文学市场,腾讯同样是霸主。

2014 年,腾讯斥资 50 亿元收购盛大文学后,腾讯文学和盛大文学合并成为今天的的阅文集团,统一管理和运营盛大文学和腾讯文学旗下的起点中文网、创世中文网、小说阅读网、潇湘书院等网文品牌。

阅文集团去年 11 月在港股上市,目前市值超过 570 亿港元。阅文集团向港交所提供的文件显示,截至 2017 年上半年末,阅文平台及自营渠道的平均月活跃用户达 1.918 亿人,平均月付费用户为 1150 万人。阅文集团的覆盖人数、付费收入居行业第一。

百度和阿里巴巴也是在 2014 年前后,以 “泛娱乐” 概念涉足内容布局,先后以资本手段将大批中小型阅读平台招至麾下。在当年,百度整合了旗下百度书城 APP、百度多酷、91 无线子业务、熊猫看书以及纵横中文网,主打原创和分发平台,纵横中文网持续提供内容输出。时隔两年之后,百度文学最终作价 10 亿卖身给了完美世界。

阿里文学 2015 年脱胎于阿里巴巴移动事业群,旗下有 UC 书城和书旗小说网两个网络文学原创平台,更多的内容资源则是通过与塔读文学、新浪阅读、长江传媒的合作获得,然后通过新浪微博、UC 书城等渠道资源运营及分发,下游还衍生出游戏、电影等其他内容形态开发。

在 BAT 垄断网文江湖的同时,以中文在线、掌阅科技为代表的独立数字阅读平台,也在网络文学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Frost &Sullivan 数据调查显示,从平均移动日活跃用户数排名来看,2016 年中国五大网络文学公司分别是阅文、掌阅、阿里文学、中文在线及百度文学;2016 年在线阅读收入排名前五的网络文学公司分别为阅文、掌阅、中文在线、百度文学及阿里文学。

电竞游戏

BAT 三巨头中,腾讯与阿里在电竞领域的布局更为积极,百度则逐渐淡出了该领域。

腾讯电竞于 2016 年 12 月成立,与腾讯互娱旗下的腾讯游戏、腾讯文学、腾讯影业、腾讯动漫一齐组成泛娱乐五大业务矩阵。腾讯电竞不仅拥有王者荣耀、英雄联盟、穿越火线等热度极高的竞技游戏,而且也涉足了电竞相关的多个产业,包括直播,影音娱乐等。

腾讯电竞在成立初期公布的数据显示,腾讯电竞是行业内拥有最多电竞粉丝的品牌,PC 电竞用户规模 1.1 亿,移动电竞用户规模达到 1.7 亿。

阿里体育在 2016 年 7 月宣布推出电子竞技馆加盟计划,阿里体育 CEO 张大钟认为,电竞馆将成年轻人喜欢的一个新兴生活社区,并计划招募一万家电竞馆,覆盖三千万电竞选手和爱好者,让他们在这里享受电竞、娱乐、社交等服务。

今年 3 月,彭博报道称,阿里已累计投资 3 亿元人民币(4700 万美元)发展电竞业务。阿里对外宣布,将帮助电竞成为奥运比赛的正式项目,前提是游戏不能包含暴力血腥内容。阿里还在当月举办了世界电子竞技运动会,邀请国际奥委会委员现场观赛。

百度在 2007 年推出了网页游戏平台 —— 百度游戏,曾独家运营《大闹天宫 OL》、《热血战纪》等游戏。2017 年 1 月,百度与两家第三方公司达成协议,以总价 12 亿元(约合 1.7269 亿美元)的现金将公司移动游戏业务出售。2017 年 5 月,百度游戏正式更名为多酷游戏。

来源:全天候科技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35742/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