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奥迪其实是一家灯具厂

奥迪其实是一家灯具厂

汽车行业有这么个说法:奥迪其实是一家灯具厂。

2004 年,奥迪第一次在 A8 W12 车型上搭载 LED 日间行车灯,次年,又将 LED 加入到尾灯中。此后十余年间,LED 车灯逐渐成为各档次轿车的标配。

奥迪再接再厉,把 LED 玩得花样翻新。2008 年,奥迪推出了配备全 LED 大灯的奥迪 R8。2012 年,奥迪 R8 配备了动态转向灯。一众车厂在后面拼命追逐奥迪灯具厂的 LED 玩法,追得上气不接下气,结果,奥迪又玩起了 OLED 智能尾灯群、激光大灯、激光尾灯,以及矩阵式大灯。

奥迪对此颇为自得,在知乎上 “为什么说奥迪是灯厂” 这个问题下,奥迪官方号洋洋洒洒地回顾了奥迪灯具厂的创新史,然后掷地有声地说道:“虽然大家吐槽奥迪在造车这条路上跑偏了,但不能否认的是,奥迪的每一次迭代都在汽车照明科技方面带动了行业的创新与变革。所以,我们以这样的‘吐槽’为荣。”

奥迪自我感觉不错也没什么问题,毕竟市场证明了这家灯具厂的成功,奥迪全球销量从 1980 年代的 40 万辆,增长到目前的约 200 万辆。而且没人可以否认,车灯很重要,它既是颜值的加分项,也是安全的闪光点。

但当一家高端主流车企,将自己的创新能力更多地放在车灯上,你就知道,这个产业已经太老太老了,几乎走到了尽头。这不是奥迪的问题,这是整个汽车产业的问题。即使是那些今天看起来仍然闪亮时髦的技术,大部分也都是布满灰尘的传说了。

自动变速器第一次用于量产车,已是半个多世纪以前的事。现在当红的双离合变速器(DCT)第一次装配到量产车上,也是 30 多年前的事了。今天仍然普遍使用的汽油发动机,由戴姆勒于 1885 年发明。就连眼下无 T(Turbo)不欢备受追捧的涡轮增压技术,其第一件技术专利也早在 1905 年就被申请了,该技术被萨博正式应用于汽车,也是 40 年前的事了。

这就是为什么 Tesla 应运而生,并迅速在市场立足的原因。不仅仅是把汽油机替换为电动机这么简单,整个汽车产业用 100 年时间建立的几乎所有的游戏规则和核心技术壁垒 —— 从发动机,到变速器,直至底盘,Tesla 如同轻轻地吹去桌面的灰尘一样,轻轻地将它们全部废弃了,就像当年汽车业废弃了马车业的所有游戏规则。

我想到了手机产业。

当手机产业的所谓创新,主要体现在金属外壳、3D 玻璃和美颜功能上,你觉得这个产业还有多少座山峰可爬?关键是,汽车产业好歹走了 100 多年,从 2007 年 Apple 重新发明手机开始算,智能手机距今也才 10 年时间,就像一个尚未成年的少年,却已老态龙钟。

并不是说一个老去的产业就不再赚钱。奥迪的母公司德国大众集团仍然是一家很赚钱的公司,在遭遇作弊门的巨额费用和品牌受损的情况下,每股分红从 2015 年的 0.11 欧元,增至 2016 年的 2 欧元。Apple 尽管已经拿不出 “重新发明手机” 那样的创新,但手机仍然是 Apple 高达 7000 亿美元市值的主要支撑。虽然遭遇 Note 7 电池事件,手机还是助力三星公司夺回亚洲市值最大上市公司的席位。

有人说,乔布斯的病逝,把 Apple 的创新能力也带走了。这有点过分拔高了乔布斯,他在世时,也同样无法挽回 iPod 的凋零。对一个走入生命末期的产品,乔布斯能做的,也不过是换换彩壳,改改形状而已。仍要坚持每年发布一代新产品,实在是为了给铁杆儿粉丝一个更新换代的由头而已,就像 PC 时代的软件,就算实在没什么可以修改的,哪怕只是换一换图标,也要每年升个级。在这点上,科技公司有时候甚至还不如灯具厂。

根据欧盟委员会发布的 “2016 全球企业研发投入排行榜”,大众集团以 136.12 亿欧元的资金投入蝉联全球 2500 家企业的榜首,三星第 2,华为第 8,Apple 第 11。在灯具和美颜上的研发投入其实还真不小,只不过这种研发投入,大多是销售导向,而非技术导向或创新导向。

乔布斯发布第一代 iPhone 的时候,销售预期特别低,只是希望第一年能卖掉 1000 万台 iPhone 而已。你知道去年 OPPO 卖了多少台?9940 万台。现在的智能手机厂商,全都是 Apple 十年前颠覆式创新的受益者,包括 Apple 自己。现在前十大手机厂商,都比 Apple 十年前卖得多,但我们对那些不停发布的 “新品”,早就不再有任何期待和激动,可能灯具厂都要更吸引人一点。

在手机厂商都满足于美颜功能之类的灯具厂式创新的时候,手机产业的 Tesla 也许已蛰伏在某个角落,跃跃欲试了。

来源:keso 怎么看 微信号:kesoview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26239/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